Tag / 編劇
-
2022超身體工作坊 全新課程登場
2022超身體工作坊即將開設「故事實驗室」及「表演身體:角色創造」兩門全新課程,為期五天的密集課堂練習,開發學員的自我覺察及創作潛能,重新啟動身體感官與內在能量,在不斷刺激與反饋中啟動你的玩心,一起創造意料之外的驚喜! 線上報名去 https://reurl.cc/dx4GV6 故事實驗室 故事的發生,除了在案前埋頭苦思,還有哪些可能性?故事實驗室以文本創作為主旨,嘗試不同的創作途徑。透過素材的閱讀、收集、剪裁,延伸,以集體創作發展方式,將創意落實成具體的情節文本。並以實驗室為概念,共同剖析故事結構、情節及人物語言,實驗過程包含靜態討論與動態活動,探索使文本更加豐富立體的實用技巧。 【Day 1】故事結構概述/素材實驗:如何從素材當中,找出可能構成故事的結構【Day 2】場景實驗:在高級餐廳或是在公廁談戀愛,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方式與結果。 從場景出發,實驗場景對於故事的影響力。【Day 3】角色實驗:性格決定行動,人物設計對於故事的說服力及合理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!【Day 4】集體發展實驗:分組發展,結合素材、場景、人物,以集體創作的方式,創造一個十分鐘的短景。【Day 5】排練/課堂呈現 【上課時間】2022年1月22日(六)10:00-13:002022年1月23日(日)10:00-13:002022年1月24日(一)10:00-13:002022年1月25日(二)10:00-13:002022年1月26日(三)10:00-17:00 五天共計18小時(包含課堂呈現) 【招收對象】年滿16歲以上,基礎入門課程,適合無相關實務經驗但對劇場及編劇有興趣的朋友。所有學員必須參與課堂呈現的排練及表演。預計招收18名。 在課程時間外,可能有獨立準備的額外功課 請穿著適合活動的寬鬆衣物,勿穿裙子及牛仔褲 活動練習包含表演,學員必須同時擔任演出者 表演身體:角色創造 身體是角色創造的容器及工具,除了最基礎的文本及角色分析,速度、節奏、肌肉、呼吸、聲音以及在空間中流動的方式,都是觀眾「閱讀」角色的工具。課程將用身體切入角色,學習如何用身體釋放「資訊」,又如何打開身體感官作為接收的器具,忠實的反應舞台上所有的流動,並內化成為角色行動的依據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角色樣貌。 【Day 1】重心身體:透過重心的轉移訓練,探索不同年紀背景的角色身體狀態【Day 2】物質身體:想像不同的物質特性與身體結合,為角色找到獨特的行動質感【Day 3】動物身體:觀察不同動物的速度、節奏,在快慢之間,發展角色的行為模式【Day 4】空間身體:每個角色在空間中自處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, 空間給予角色的刺激與反饋,使角色得以「存在」舞台上。【Day 5】排練/課堂呈現 【上課時間】2022年1月22日(六)14:00-17:002022年1月23日(日)14:00-17:002022年1月24日(一)14:00-17:002022年1月25日(二)14:00-17:002022年1月26日(三)10:00-17:00 五天共計18小時(包含課堂呈現) 【招收對象】年滿16歲以上,希望能精進表演技巧的朋友,對舞台劇及表演有基礎觀念或相關經驗者佳。所有學員必須參與課堂呈現的排練及表演。預計招收18名。 在課程時間外,可能有獨立準備的額外功課 請穿著適合活動的寬鬆衣物,勿穿裙子及牛仔褲 課程師資 王靖惇(動見体核心藝術家,劇場編導、演員、舞者)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,動見体核心藝術家,臺中國家歌劇院2017-2018駐館藝術家,作品擅長從敘事文本出發,以原創劇本及臺灣背景為主要創作核心,反應臺灣當代文化、人文、精神與社會議題,發展多元深刻的作品樣貌。編導作品《台北詩人》獲邀參與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及2015年深圳城市戲劇節;編導作品《狂起》獲2017 年曼谷藝術節最佳劇本、最佳導演、最佳藝術設計及最佳肢體類演出四項大獎;編劇作品《病號》獲邀至2019年烏鎮戲劇節演出。 上課地點 M.O.V.E.…